ENGLISH

太阳集团新闻

182024-06
2024-06-18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江作苏:新闻报道中的伦理担当

本新闻来自:SJC

6月6日下午15:30,“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大讲堂”系列讲座2024年第1期在学院三楼报告厅举行。湖北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文化传播院院长江作苏教授主讲“新闻报道中的伦理担当——一个长江韬奋奖获得者的叙事”。学院挂职副院长、新闻学系主任王敏副教授主持,武汉科技大学毕浩洋老师及学院本硕博学生近200人参加。

江作苏老师讲座主题

江老师的讲座内容分为四个部分:

一、伦理担当的伦理意义

讲座伊始,江老师简要阐释了“旋转门”概念,讲述自己作为实践者在中国“旋转门”中转换角色、穿梭交行的亲身经历。接着,他从理论出发,回顾了四种新闻本质理论:陆定一的新闻传递说、詹姆斯·凯瑞的新闻仪式说、哈贝马斯的新闻沟通说以及新闻AI说,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解读以上四种理论所蕴含的伦理担当观念。江老师认为,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哲学,并以青年毛泽东的作文为例,强调了伦理学在中国社会中的重要角色。他指出,由于中国缺乏全民宗教传统,伦理在民间承担了类似宗教的功能,伦理学已发展到包括科学、医学、工程和环境等多个领域,一个当代的中国的学人学者,无论从事什么学科,都应该对伦理学予以高度重视。

此外,江老师分享了他与复旦大学教授交流后总结的新闻学的两个新走向:一是无限接近技术,二是无限接近于人学,特别是伦理学。他强调,作为122大阳城集团网站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大家应具有超越的意识,读书既要读进去,又要读出来,对课堂之上的东西有所思考。

二、担当意识定义与内涵

在明确新闻报道中伦理担当的意义后,江老师对担当意识的定义作了进一步解释:媒体的担当意识是指媒体在新闻报道中积极承担责任,勇于面对挑战,坚守新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的精神品质,其内涵包括坚守真实性原则、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传递正能量、引导社会舆论等。他指出,担当是对所认同伦理的行为外化。

他总结新闻报道中担当意识的体现有三点:第一,在重大事件报道中,媒体应迅速反应,深入现场,传递第一手资料,为公众提供准确、全面的信息;第二,在舆论监督中,媒体应勇于揭露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问题解决;第三,在传播正能量中,媒体应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江老师强调,担当意识对主流媒体具有重要意义,担当意识是媒体公信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担当意识能提升主流媒体公信力与影响力。

江老师分享新闻报道实践中的亲历故事

三、新闻报道中伦理担当的真实故事

除了理论的介绍,此次讲座中,江老师还结合新闻实践,重点给同学们分享了新闻报道中有关伦理担当的六个真实故事。

第一个故事有关价值担当。江老师以陈锡添坚持发表《东方风来满眼春》这一新闻界思想解放运动的标志性事件为例,强调正是因为记者陈锡添对新闻价值的坚守,这篇留名中国新闻史的报道才得以问世,由此可见价值担当在新闻报道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个故事关于责任担当。2008年汶川大地震,面对早期“各地新闻单位不能率先发表报道”规定,江老师带领记者坚守一线不回撤。他深情谈到了面对无法救助的伤者与承担记者职责之间的伦理抉择。通过个人亲身经历的讲述,江老师指出,新闻工作者要始终坚守职业伦理,承担媒体责任。

第三个故事体现道德担当。2009年底,孙水林为赶在年前给农民工结清工钱在返乡途中遭遇车祸遇难,其弟孙东林为了完成哥哥的遗愿,在大年三十前一天,将工钱送到农民工手中。这对“信义兄弟”的故事打动无数中国人。江老师由此提出,在报道新闻故事时,要找准核心道德点,避免把一个有价值的报道弱化成一个司空见惯的故事。

第四个故事聚焦风险担当。江老师通过分享自己1995年与东风汽车公司60天万里行、1998年抗洪赈灾80天的两次经历,指出身为新闻人要有风险担当意识,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身为媒体领导更要有所担当。

第五个故事突出良心担当。江老师讲述了自己和其他新闻工作者通过新闻报道,帮助被拐卖的女大学生“阿桂”成功重返校园的故事。江老师说,“从地狱到天堂,媒体人是可以有作为的”,新闻工作者要具备良心担当。

第六个故事展现职业伦理与社会意识对接的理论担当。2000年,武汉空难,面对仅127字的通稿,江老师不放弃自发稿,边采边排,尽责尽力,最后完成对此事的整版报道。针对这个故事,江老师提出,当下我国已全面接受风险理论,新闻人应当具备将职业伦理与社会意识对接的理论担当,助力社会渐进。

四、新闻报道中伦理担当现状剖析

在这一部分,江老师指出当前新闻报道存在“报道失真”“舆论引导失范”“缺乏深度调查”三大问题,总结了新闻报道中缺乏担当意识的表现及后果,剖析与反思担当意识欠缺的原因。

讲座尾声,江老师总结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闻报道背后的思想是“道”,要把“道”贯穿于故事之中,让人去悟道。人伦之道是中国社会主义伦理的核心,中国故事因伦理而有底气、有神韵,这需要每个媒体人的坚持。他呼吁现场师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坚持有中国特色的伦理,共同努力发展中国新闻学”。

江作苏老师与现场同学交流

之后,王敏老师谈到自己的学习感受。他认为江老师的分享真诚、生动、深刻、极富人文关怀,并将江老师提到的六个方面的伦理价值、六个新闻伦理故事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内容有机勾连,帮助同学们将讲座核心要义与课堂所学知识融会贯通。

在最后的交流互动环节中,江老师对与会同学提出的新闻报道的价值、记者的职业伦理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王敏老师对同学们的提问作了点评。持续近三小时的讲座,现场气氛热烈。

 

文 李晶荣 康一帆

图 林宸铉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122cc太阳集团()”。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