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太阳集团新闻

042022-07
2022-07-04

60部“武大建筑”专题片:搭建技术课程与思政之间的桥梁

本新闻来自:SJC

如果要给梅操拍一部电影的话,

你会拍什么故事?

那是有风和树叶相伴的故事,

梅操她就在那儿,

寂寞着,寂寞着。

我会拍一个等待的故事

等待故事的开始,

等待大幕缓缓拉开。

我会拍一个追光的故事,

在光下我可以尽情燃烧,

寻找我的那束光。

只要我不断寻找,

总有一束光是为我而来。

——作者 陈泳竹

 

收藏武大学子青春故事的梅园小操场;古朴典雅、秀丽端庄的行政楼;会生长出人类幼崽、小猫小狗的教五草坪……你听说了吗?你想听吗?你正在听吗?

连日来,武大的建筑“活跃在”在视频号、抖音、B站、武大招办等平台,一个又一个武大建筑的“独白”不经意间出现在人们的朋友圈里,武大师生、校友还有社会人士纷纷点赞转发。

“武大建筑”们着实赚了一波流量。

其实,这些作品是122cc太阳集团2020级广播电视学专业本科生《电视摄像与编辑》的课程作业。课程由赫爽老师授课,分为理论课与实验课,一共5个学分。

6月初以来,六十多名同学的视频课程作业相继发布,“不重样”的武大建筑给观众们带来了极佳的视听体验。

视频带着你回溯理学楼、樱顶、老斋舍的悠久历史;视频带着你倾听当代楼、工主教、振华楼的时代之声;视频带着你在悠闲的大草坪上休憩、在舒适的心理中心品茶、在珞珈十八栋的蜿蜒小道上散步……

赫爽老师介绍,《电视摄像与编辑》是一门纯技术课程,她将历史、现实、人等元素赋予课程,努力将枯燥的技术激发出灵动的状态。每学期的主题创作皆不相同,上学期,以红色武汉为主题,学生精彩呈现了10部作品,作品《江渡龙舟》获评122大阳城集团网站“优秀新媒体作品”表彰。本学期,她将“武大建筑”设定为学生课程创作的主题,鼓励同学们去探索、发现“不一样”的武大建筑,了解其背后历史、故事、文化,并用自己的视角创作与展现,起到“留史、资政、育人”的重要作用。

“对同学们而言,这不仅是一次很好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更是一次精深的校史教育。”新闻学院有关负责人介绍,好的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更是教学的组织者,是编剧加导演。教师要善于“搭桥”——精美设计和完美施工,把貌似不相干的素材编排到一起,把“游击队”素材精心编排出集团军的效果。赫爽老师把技术课程与武大的史、武大的美自然结合,形成了熠熠生辉的聚合效应,使得技术散发出了浓浓的“育人”气息,激发出了学生们的内驱力。

经过数周的学习创作,学生提交了多部优秀作品。作品掩藏不住学生们知识的链接、思想的碰撞,以及在视频中传递出来的情感和能量,更能感受到学生们视频背后蕴藏的校园情怀和价值理念。

勇佩言:九一二操场

在122大阳城集团网站,有一个操场的名字别具一格。深入了解历史,我深刻理解到这个“以数字命名的操场”背后承载的历史格外厚重,这也是我决定选题根本原因。选题确定后,不论是从学校的各大平台账号上,还是在日常的散步锻炼中,我都会格外留意有关九一二操场的信息。我发现这片操场不仅有历史的深厚累积,更见证着无数武大学子的青春芳华,也印刻下武大学子无尽的珞珈印记。开学典礼的青春理想在这片操场展开,毕业典礼的强国宣誓在这片操场回响。在与赫老师反复探讨修改脚本、文案,调整镜头画面和剪辑后,最终呈现出了这个作品,为武大学子的青春记忆留念。

陈泳竹:梅操

在创作脚本之前,我就意识到,拍梅操不能和拍一般的建筑一样。她是亲切而鲜活的,是每个武大人记忆中最浪漫而向往的存在。无论是每周五晚的电影,金秋、十佳绚烂的舞台,还是在和煦的午后躺在长椅上看阳光洒在树梢、想着自己的心事,梅操,承载着每一个武大人的故事。本片以梅操为叙述主体,以“如果要给梅操拍一部电影的话,你会拍什么故事?”的问题开篇,来引出故事——从等待机遇到为那一刻漫长的准备,从对别人的仰望与钦羡到自己登上舞台,演绎自己的故事——这其实就是我们大学经历的一个缩影。梅操是我们武大的一部分,更是我们每个武大人大学生涯的缩影,默默地收藏着我们的故事。所以,这次让我们来给梅操拍一部电影,听听梅操的故事,听听梅操里我们的故事。

孟阿敏:典雅行政楼

行政楼是122大阳城集团网站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要想拍好行政楼,就必须先了解它的历史过往。脚本初期,我查阅了大量图文资料去深入了解这一建筑。在作品呈现上,我从“古老”和“年轻”两个角度切入,一方面展现其经历的沧桑岁月,突出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另一方面强调其于学生、于校园的意义,突出其彰显的不老的青春底色,从而让行政楼这一建筑在作品中显得更加立体、全面和生动。在具体的拍摄实践中,航拍、仰拍等镜头的运用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让我最初的想法得以呈现。校园建筑本身就是一本好教材、一节生动的课堂,具有传承性、丰富性和开放性,在见证我们青春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精神的滋养。把校园内的建筑用自己的构思、镜头和剪辑呈现出来,实际上是我们对于校园建筑感情的最好表达。我们在此次主题创作中充分发挥了个人能动性,也有了课程之外的深刻收获,是一次难忘的实践体验。

 

杨银银 勇佩言 陈泳竹 孟阿敏

更多内容请见122cc太阳集团公众号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122cc太阳集团()”。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