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016-05
2016-05-24
杨志弘院长做客新传院 谈传播产业的困境、创新与破坏
本新闻来自:SJC•党政办公室
“以前媒体很珍贵,因为它是阅听众和厂商之间的‘媒婆’,现在媒体不再重要,因为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已经‘自由恋爱’了。”这比喻独特却又十分精准的观点来自台湾铭传大学传播学院创院院长杨志弘教授。
他认为,媒体是一种中介,而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去中介化”趋势正如火如荼,传统媒体正在退场中。“媒体不再是‘中介’,媒体正在重新定义中。”
5月16日下午,台湾传播学研究协会理事长杨志弘教授应122cc太阳集团的邀请,在报告厅里以“挑战不可能的可能:传播产业的困境、创新与破坏”为题发表演讲。讲座由夏倩芳教授主持。
答案是免费,问题才是珍贵
讲座一开始,杨教授便指出当今人们寻找答案的方式变了。相较于过去人们习惯从身边人、书本、媒体中寻求答案,现在的人们则依赖于从互联网中获取。而与此同时,相较于过去答案的珍贵性,现在的答案是易获取的、不值钱的,而问题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是问题。而“人类的历史是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历史,现在寻找答案的方式改变了,意味着人们正在以不同的方法书写历史。”由此,杨教授展开对互联网带来的变革的解读。
你看屏幕,屏幕看你
杨教授说道,当你在网络上搜索、浏览时记录下数据,互联网会无时无刻地“追踪”你的生活轨迹,透过大数据分析,商家能够了解到你的行为模式,最大限度的吸引你的注意,从而有效的引导你的消费。“你看屏幕,其实屏幕也在看你,数据掌握了你的行为。”杨教授举了自身的例子,他说自己常年累月“移动”在各个城市中,旅行或者讲课,并为此写了一些见闻和心得,因此关于搜索他关于他的关键词便多是“移动”、“城市”这类。
共享经济与分享经济
而提到互联网带来的变革时,杨教授解读了“共享经济”和“分享经济”两个概念。在谈“共享经济”时,杨教授主要举了知识产权的共享问题。他提到以前要有所有权才能使用,现在不需要,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杨志弘教授举例,在台湾,人们去图书馆买书主要是买电子书,他们对于书的使用权会多于所有权,书的价格相对廉价也更方便阅读。音乐也是,现在人们听音乐几乎不需要花钱,通过网络共享资源下载,购买唱片的人越来越少。杨教授提出,“分享经济”则是对剩余资源的应用。他举例Uber、滴滴打车和Airbnb这类软件的出现以及华盛顿邮报对人才的利用正是利用了剩余资源。
我被抢了?各行各业都被抢了
在具体分析传播产业面临的困境时,杨教授分析,在宣传方面,以前商业宣传需要借助传统媒体,现在则已经去中介化了。“以前媒体很珍贵,因为它是阅听众和厂商之间的‘媒婆’,现在媒体不再重要,因为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已经‘自由恋爱’了。”在渠道方面,以前媒介的接近使用的渠道是十分稀缺而珍贵的,而现在网络已经是一种基础建设,是不愁匮乏的资源,不再稀缺。“去中介化”已成为媒介运营的困境,它使得传统运营模式接近崩溃。因此,传播产业有“我被抢了”的感受,但杨教授认为媒介困境并不孤独,因为各行各业都被“抢”了。
一方面,许多“网红”的影响力打破了营销对商业媒介的依附,实体店逐渐被电商削弱了优势,实体销售更加倾向于体验、活动。另一方面,BANK3.0时代来了。许多银行的分行都关闭了,而以网络银行和移动银行为主,这是源于来自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的冲击。不止如此,教育业也受到了网络公开课的冲击。
回到过去?还是迎接未来?
在谈到媒体面临困境,今后何去何从的问题时,杨教授说道“传统媒体无法依靠只改变形式来实现创新,这不是根本上的、基因的改变,传统媒体的本质仍然是传统媒体”,就好比“熊+猫≠熊猫”。因此他十分强调创新思维。他认为创新有别于常人思路、社会常规,提出以往没有的设想、技术、文化等。例如,一系列相继出现的创新型的产业,以VR、AR、MR为代表的创意产业令人们“置身现场”,并淘汰了一部分旧的中介。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同样是媒体寻求发展之路的关键和突破。
在回答同学因为对媒体遭遇的困境的了解后,对“新传院的学生未来何去何从”的担忧问题中,杨教授说道,“我们根本不用为报纸的消失而烦恼。烦恼的应该是印刷业的人。”他强调,“创新与破坏总是同时出现的,反之,只有打破了旧有的东西,勇于创新,才能发展。”而夏倩芳教授也在最后的总结中对杨教授的观点表示认同,并且提到,同学首先应该做的是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先打破固有的、封闭的心态和思维,以开放的、接受新事物的心态去适应这个新时代,从而才能进一步去创新。(摄影:康毓坤、尉靖苒 记者:沈艺敏)
他认为,媒体是一种中介,而现在互联网时代的“去中介化”趋势正如火如荼,传统媒体正在退场中。“媒体不再是‘中介’,媒体正在重新定义中。”
5月16日下午,台湾传播学研究协会理事长杨志弘教授应122cc太阳集团的邀请,在报告厅里以“挑战不可能的可能:传播产业的困境、创新与破坏”为题发表演讲。讲座由夏倩芳教授主持。
答案是免费,问题才是珍贵
讲座一开始,杨教授便指出当今人们寻找答案的方式变了。相较于过去人们习惯从身边人、书本、媒体中寻求答案,现在的人们则依赖于从互联网中获取。而与此同时,相较于过去答案的珍贵性,现在的答案是易获取的、不值钱的,而问题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是问题。而“人类的历史是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的历史,现在寻找答案的方式改变了,意味着人们正在以不同的方法书写历史。”由此,杨教授展开对互联网带来的变革的解读。
你看屏幕,屏幕看你
杨教授说道,当你在网络上搜索、浏览时记录下数据,互联网会无时无刻地“追踪”你的生活轨迹,透过大数据分析,商家能够了解到你的行为模式,最大限度的吸引你的注意,从而有效的引导你的消费。“你看屏幕,其实屏幕也在看你,数据掌握了你的行为。”杨教授举了自身的例子,他说自己常年累月“移动”在各个城市中,旅行或者讲课,并为此写了一些见闻和心得,因此关于搜索他关于他的关键词便多是“移动”、“城市”这类。
共享经济与分享经济
而提到互联网带来的变革时,杨教授解读了“共享经济”和“分享经济”两个概念。在谈“共享经济”时,杨教授主要举了知识产权的共享问题。他提到以前要有所有权才能使用,现在不需要,使用权和所有权分离。杨志弘教授举例,在台湾,人们去图书馆买书主要是买电子书,他们对于书的使用权会多于所有权,书的价格相对廉价也更方便阅读。音乐也是,现在人们听音乐几乎不需要花钱,通过网络共享资源下载,购买唱片的人越来越少。杨教授提出,“分享经济”则是对剩余资源的应用。他举例Uber、滴滴打车和Airbnb这类软件的出现以及华盛顿邮报对人才的利用正是利用了剩余资源。
我被抢了?各行各业都被抢了
在具体分析传播产业面临的困境时,杨教授分析,在宣传方面,以前商业宣传需要借助传统媒体,现在则已经去中介化了。“以前媒体很珍贵,因为它是阅听众和厂商之间的‘媒婆’,现在媒体不再重要,因为厂商和消费者之间已经‘自由恋爱’了。”在渠道方面,以前媒介的接近使用的渠道是十分稀缺而珍贵的,而现在网络已经是一种基础建设,是不愁匮乏的资源,不再稀缺。“去中介化”已成为媒介运营的困境,它使得传统运营模式接近崩溃。因此,传播产业有“我被抢了”的感受,但杨教授认为媒介困境并不孤独,因为各行各业都被“抢”了。
一方面,许多“网红”的影响力打破了营销对商业媒介的依附,实体店逐渐被电商削弱了优势,实体销售更加倾向于体验、活动。另一方面,BANK3.0时代来了。许多银行的分行都关闭了,而以网络银行和移动银行为主,这是源于来自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支付宝)的冲击。不止如此,教育业也受到了网络公开课的冲击。
回到过去?还是迎接未来?
在谈到媒体面临困境,今后何去何从的问题时,杨教授说道“传统媒体无法依靠只改变形式来实现创新,这不是根本上的、基因的改变,传统媒体的本质仍然是传统媒体”,就好比“熊+猫≠熊猫”。因此他十分强调创新思维。他认为创新有别于常人思路、社会常规,提出以往没有的设想、技术、文化等。例如,一系列相继出现的创新型的产业,以VR、AR、MR为代表的创意产业令人们“置身现场”,并淘汰了一部分旧的中介。创新是进步的灵魂,同样是媒体寻求发展之路的关键和突破。
在回答同学因为对媒体遭遇的困境的了解后,对“新传院的学生未来何去何从”的担忧问题中,杨教授说道,“我们根本不用为报纸的消失而烦恼。烦恼的应该是印刷业的人。”他强调,“创新与破坏总是同时出现的,反之,只有打破了旧有的东西,勇于创新,才能发展。”而夏倩芳教授也在最后的总结中对杨教授的观点表示认同,并且提到,同学首先应该做的是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先打破固有的、封闭的心态和思维,以开放的、接受新事物的心态去适应这个新时代,从而才能进一步去创新。(摄影:康毓坤、尉靖苒 记者:沈艺敏)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122cc太阳集团()”。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新闻
-
媒体链接 | 中国教育报 | 青年说
2025-01-22 08:47:15 -
简讯|单波、叶琼《世界公民交往理念的历史演进及其矛盾性》获评2023年度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奖
2025-01-19 14:35:30 -
我们单波教授论文入选第十二届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
2025-01-16 14:53:52 -
我们二十余位教师入选“2024年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
2025-01-06 11:01:40 -
媒体链接 | 广告模拟竞标:看武大学子创意的“招”与“式”
2024-12-31 09:3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