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环球”视角解读复杂世界——“环球大讲堂”系列公益讲座走进武大
2014年4月24日下午,环球时报要闻部副主任、资深编辑刘洋老师为我们师生带来了一场主题为“从环球视角解读复杂世界”的讲座。他首先诙谐开场问同学有没有听说或者读过环球时报,并要求同学用任何一个词概括这个报纸,有同学指出环球时报是“官方”报纸,也有同学称其“商业民族主义”,被刘洋赞为“很专业”的一个词。
刘洋老师指出,环球时报刚开始是一份比较“软”的,偏向娱乐化的报纸。到1997年戴安娜王妃被一堆狗仔在巴黎追赶,出了车祸遇难一事后,环球时报从这一期开始,他个人认为报纸风格开始往正规的国际化新闻做了,虽然样子还是小报的模式,但是内容比以前更严肃。1999年南联盟炸馆特刊,吕岩松亲手写的一篇“我亲历中国使馆被炸”的报导刊为头条,那一期的环球时报的发行量达到78万份。而真正使发行量达到巅峰的2001年9月11日以“美国遭遇恐怖袭击”为头版的报道,发行量达196万份。
头版背后的新闻故事在这个环节他举了几个案例。第一个案例是以“香港被劫游客伤亡惨重”为头条。他调侃到当天的情况,原本以为自己的头版可以保住,并没很在意这个最后以劝和为结果的消息,而在晚上十点,也就是印刷前一个小时得知车上游客全部伤亡。另一个案例是以“法媒再炒‘中国蝴蝶君’”为头版。讲的是上世纪80年代美国《纽约时报》称之为“国际间谍史上最令人匪夷所思的案例”,在2009年时佩普去世,法新社一篇题为“离奇中国间谍主角时佩普在巴黎去世”的报道打开了尘封的回忆。其中两人交往的细节也不免引起刘洋的吐槽。
从自己采访经历引申出中美、日美、大陆与香港的关系,首先他提到自己去日本交流采访,他说当他走进横须贺(美国驻日军事基地)时,自己有种当记者的自豪感,尤其当国际新闻记者,有可能有各种机会去接触能在电视上电影上看到的一些人。在采访军舰的副舰长时,他指出副舰长表示出对日本并不是那么尊敬,反倒对中国的军事实力表现出了敬意。而他在冲绳的经历也同样让他觉得日美同盟也就那么回事。说到香港,近期热点除了内地小孩在香港迪士尼事件外,还有“占领中环”。他说,如果在今夏真出现“占领中环”的话,香港不排除可能出现很大的政治动乱。其实香港现在出现很大分化,年纪在50岁以上与年龄在30岁以下的两派。现在不管是香港还是台湾都是年轻人站在政治的最前线。在他采访北京大学研究港澳台的专家,专家指出:内地和香港之间的自由行,表面上看是人员的流通,实质上是资金的流通。大量内地资金流入香港,使香港物价上涨,香港的市场早已不像李嘉诚发迹的那个时代自由蓬勃,现在一个香港的普通年轻人很难实现阶级跨越。
讲座结束后,当被问及:“听完讲座后,对环球时报有哪些新认识?”2013级学生张稆元说:“原来对环球时报和胡锡进有一种脸谱化的认识,认为他们是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的代言工具或者是普世价值的对立面。听完这次讲座后,感受到一家报纸背后运行的这种逻辑有它的合理性,并为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同时收获了一些采访技巧和时事知识。”在谈到环球时报的与其它纸媒的区别和优势时,张稆元说:“在我国,环球时报的性质介于政党报纸和自由派报纸之间,有‘小报’的特质,在操作过程中受限度小,有更大的报道尺度。在我国,关于国际新闻的纸媒较少,环球时报有自由民主主义思想,也已经拥有独立完整的运作体系,在长期的实践中有铁杆的读者也有铁杆的敌人。”2013级卢嘉瑞对这次讲座则有不同的心得体会,他说“在刘洋编辑介绍新闻工作经历时,我意识到新闻操作过程中的琐碎忙碌及做新闻背后的充实满足感,他幽默严谨的讲课风格使我很快的找到新闻理解的契合点。”
本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SJC”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如需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请在使用时注明“来源:122cc太阳集团()”。
②凡本网注明“本文章(新闻)来自: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最新新闻
-
媒体链接 | 中国教育报 | 青年说
2025-01-22 08:47:15 -
简讯|单波、叶琼《世界公民交往理念的历史演进及其矛盾性》获评2023年度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奖
2025-01-19 14:35:30 -
我们单波教授论文入选第十二届全国新闻传播学优秀论文
2025-01-16 14:53:52 -
我们二十余位教师入选“2024年中国知网高被引学者”
2025-01-06 11:01:40 -
媒体链接 | 广告模拟竞标:看武大学子创意的“招”与“式”
2024-12-31 09:31:20